蘋果和谷歌帶來的衝擊(一):“輕視軟體的企業無法生存”
2010/03/12 00:00
美國UIEvolution創始人中島聰于2010年3月5日在該公司日本分公司UIE Japan舉行的“DTV/STB開發解決方案研討會”上以“蘋果和谷歌為行業帶來的衝擊”為題發表了演講。中島聰在演講中分析了目前頗具影響力的美國蘋果和美國谷歌的戰略,並指出“輕易涉足Andorid存在危險”,對於電子技術人員來說,這些都是富有啟示的內容。為此,本站將分數次連載中島聰的演講內容。
微軟影響力不復存在
雖然這次討論會的主題是數據電視和機上盒(STB),但我的演講題目是“蘋果和谷歌給行業帶來的衝擊”。就行業而論,我本人是從個人電腦業入行的。當時個人電腦行業的人已經模糊地認識到“個人電腦其實就是家電”。但這兩個行業不僅市場有區分,而且企業構成也不同。
儘管許多產品都從模擬變成了數字,軟體變得越來越重要,但兩個行業一直都在各走各路。比如,曾經有段時期電視行業對個人電腦的介入持拒絕態度。結果就有了數位生活網路聯盟(DLNA)。
但最近這種局面已經被打破了。無論是手機、電視還是導航儀,OS及程式庫等軟體都成了必需品。各個行業均在下大力氣研製自主OS。因此軟體技術人員就成了關鍵。
對於一家公司的成敗與否,我的評判標準是“軟體技術人員是否願意在這家公司工作”,或者“企業是否擁有重視軟開發人員的基因”。最近有消息稱,美國Sun Microsystems將會被收購而從此消失。Sun是一家有些微妙的公司,雖然軟體對該公司很重要,但該公司的基因卻是硬體。我有幾位朋友曾在Sun工作過,但發現軟體技術人員不受重視,因此做了幾年後就辭職了。儘管軟體對Sun來說越來越重要,Sun卻未能實現從硬體向軟體的轉換。而經營者似乎認識到了這一問題,但未能在該公司的基因中植入重視軟體的概念。
其他行業也一樣,過去是硬體重要,而現在軟體的重要性在提高。無論是STB、導航儀還是家電,都是如此。模擬變數字以及內容數位化都使軟體變得越來越重要。
在具有重視軟體基因的公司中,要說10年前、乃至15年前有哪家公司的影響力最大,毫無疑問是美國微軟。但如今卻不再是微軟了。微軟是我曾經工作過的公司,說到這兒不免有些悲哀。現在,直接影響力較大的是蘋果,間接影響力較大的是谷歌。所以,下面來談一談在通常意義上,蘋果和谷歌給行業所帶來的影響。
內容產業將發生重大變化
隨著內容邁向數位化,廣播電視、通信、出版及音樂流通等產業將受到影響。首先受到影響的是音樂流通產業。蘋果的iTunes實現了大量音樂在網路上的流通。而早在iTunes出現之前,就存在CD被隨意拷貝後通過P2P發送的狀況,音樂產業不得不趕上這一新的潮流。從這一意義上來看,出版行業還沒有被逼到這種程度。
對通信行業的影響還將過一段時間才會體現出來。比如,由於免費的無線LAN還不是太多,因此手機系統業者尚顯從容。但是,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上來看,就會發現不少難以讓人接受的現象。
我經常一邊帶著愛犬散步一邊觀看YouTube視訊,所以會用掉大量的頻帶資源。即便如此,每月只需花費2000~3000日元即可。而只使用極小頻寬的通話卻需要按時間收費。這種奇怪的狀況實際上是過去電話業務的延伸。由於目前在電波上通信行業還存在特權,所以這種狀態仍在刻意維持,但時間不會太長。到10年、20年後,肯定會全部變成定額制。即使不是這樣,至少語音與Web瀏覽在bit單價上不同的狀況會結束。
內容領域的最後一個堡壘是廣播電視。希望這一行業能夠在我有生之年實現改革,走出受擁有電波特權的廣播電視臺控制的時代,朝著電視節目可通過網路下載或串流媒體來觀看的方向發展。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使消費者行為模式及業務模式等諸多方面發生改變。這樣便可拉近內容製作方與消費者的距離,打破橫亙于兩者之間的廣播電視業者的單向通行,形成接近網際網路的環境。我想這一幕早晚會實現。不過,廣播電視恐怕是內容領域維持現狀到最後的產業。(未完待續,記者:大森 敏行)
蘋果和谷歌帶來的衝擊(二):“3D電視能否普及尚存疑問”
2010/03/15 00:00
接下來談談家電。我對今年CES上各廠商都推出了什麼產品頗感興趣。這是因為近來大螢幕超薄電視正在迅速大眾化。
40~42吋大螢幕超薄電視在美國降至不到1000美元是在2008年。在美國,中國產電視非常便宜,銷售火爆。而索尼及松下等日本廠商的產品雖然嚴格說來品質也許很高,但消費者並不了解。如果不能理解品質的不同,大家當然會去買便宜的中國產品。
要想擺脫這種情況,就必須實現差異化。在CRT電視時代,只給自己提供顯像管、或者只給自己提供大尺寸顯像管,是曾經用過的差異化武器。那時,這些產品當時不管是賣3000美元還是4000美元,也都賣出去了。而現在,這樣的時代已成為歷史。
下一步該幹什麼呢?在CES上很多廠商的回答都是“3D”。但我個人對3D持懷疑態度。因為除了要有3D的影視內容之外,觀看時還要佩戴專用眼鏡。電視已經不是需要戴上眼鏡正襟危坐地觀看的東西了。本人基本上都是通過個人電腦或手機看電視的。消費者多數也都是一邊做著其他事情一邊看電視,所以要讓消費者戴上3D眼鏡觀看的情景,還真讓人難以想像。也許看電影“阿凡達”這種高品質3D內容的時候會想要3D,但人們不會僅僅為此就換掉原來的電視。
3D電視在技術上的確很有趣,而且與《阿凡達》這樣的影視內容相結合的話,的確能夠帶來新體驗。但是,僅憑這一附加值就讓消費者在花費1000美元就能買到電視的時候,掏出2000美元甚至3000美元,個人認為是相當困難的。
還有一種看法認為,電視從擺在客廳觀看開始逐步演變為個人觀看的產品,單波段數位電視才是未來電視的形態。這一趨勢在日本尤為明顯。雖然今後可能會朝著這一方向發展,但參展CES的電視廠商絕不會說“大螢幕電視時代已經結束。今後將是個人電視的天下”這種話。也許這與大螢幕電視和個人電視在企業內部是由不同部門開發的不無關係。
下個10年的“三大件”
我個人很喜歡談論事物的架構,下面從“三大件”的角度來分析一下。過去的三大件是“電視”、“洗衣機”及“冰箱”,現在是“平板電視”、“數位相機”及“DVD錄影機”。
雖然三大件這種說法很大成分是媒體炒作出來的,但重要的是這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標桿。比如,過去對鄰居說“我們家買了電視”時會非常自豪。進入平板電視時代後同樣如此。“自己家還是CRT電視,得換成平板的”,整個社會都會朝著這個方向移動。數位相機也一樣,由於無需沖洗,因此大家紛紛購買拍個不停。而DVD錄影機則改變了電視觀看方法。人們通常會將節目錄下來,去掉電視廣告後再播放觀看的方法越來越普通。
那麼,在下一個10年或20年裏,又會出現哪些推動力,使行業或日本經濟、世界經濟振興,讓消費者產生強烈的消費慾望呢?這與技術發展、生活方式、基礎設施、業務環境等許多因素有關,無法簡單預測,但我想大家都非常想知道。我也不例外。
對於該問題的答案,我在部落格上想讀者諮詢後,收到了各種各樣的意見。很多人都提到了“智慧電話”。當然與手機這一定義相比,更多的是在於它是一種可隨時帶在身上的永久接入型終端。
智慧電話應該能算的上答案之一。不過,與單純的裝置相比,應用和永久接入、以及能夠用來幹什麼等更加重要。(未完待續)
蘋果和谷歌帶來的衝擊(三):蘋果捨棄“Computer”的意義
2010/03/16 00:00
在思考什麼將成為新“三大件”時,與冥思苦想相比,我們更應該關注環境及技術的變化。從大約40年前起,各種變化不斷發生,最終誕生了個人電腦這一架構不同於以往的電子產品。接著,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又出現了網際網路。
這一變化正在給廣播電視業、通信業及內容流通業帶來一場巨大的革命。數位化進程的初期,恐怕注意到這一變化的人並不多,但是從模擬到數字的轉變同樣也是內容邁向數位化的過程。音樂、影像,甚至包括書籍等在內,最後全部在數位化之後開始流通。
由於這些變化是跨行業的,因此新三大件應該是能夠給“廣播”、“通信”及“內容流通”這三大行業帶來衝擊的產品。不過,架構的變化與作為產品的裝置之間存在“雞與蛋”的關係。如果說打破迄今仍在延續的廣播電視架構,通過網際網路來觀看電視的話,那自然是件好事,但實現起來並不容易。很難期待消費者都通過光纖接入機上盒(STB)來觀看電視。另外,由此播放的內容又如何來處理也是件棘手的事情,估計還存在權利問題。所以,只要還留有以往那種電視的形象,上述願望就難以成真。
但反過來說,也不能因此就放棄。數位相機及DVD錄影機正是堅持變革才得以普及的。這次也必須有人甘冒風險,推進“廣播電視革命”、“通信革命”及“流通革命”。只有那些改變用戶行為模式或打破行業既得權利催生出新需求的裝置及服務,才有資格成為今後的三大件。
蘋果捨棄“Computer”的意義
這樣想來,如今又有誰正在對這些領域進行大力投資呢?對於這一問題,我想有家公司給出了答案。這就是蘋果。該公司已明確提出,將通過內容數位化而非單純開發和銷售,來使流通、通信及廣播行業發生改變,並為此推出產品和開展相關業務。
蘋果于2007年1月將公司名稱從“Apple Computer Inc.”改為了“Apple Inc.”。估計這是該公司經過內部討論,在時機成熟後做出的決定。
蘋果雖然一直在銷售個人電腦和硬體,但其企業基因實際上是軟體。在這一點上蘋果與Sun微系統不同。蘋果在矽谷頗受軟體技術人員的青睞,吸引了大量頂級軟體技術人員,而且還擁有“OS X”等出色的OS。因此,蘋果打算尋找最佳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這些資源使公司發展壯大。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蘋果去掉了公司名稱中的“Computer”,並宣稱在繼續使用電腦技術的情況下轉變業務方向,“推出通過數位化及網路來提高人們生活品質的裝置及服務”。更名是在2007年進行的。而就在更名的同時,該公司發佈了“iPhone”。
蘋果在同一時期還推出了稱為“Apple TV”的STB。該產品基本上未在市場上獲得成功。因此蘋果曾表示“不再致力於Apple TV”,但這並不是其真正的想法。估計該公司還在為進軍電視領域而努力。不過並不是另外推出大螢幕電視。雖然是10年還是20年後不得而知,但影像數位化終究會引發廣播電視革命。蘋果正在為此進行積極準備。
在美國,除了廣播電視臺擁有電波權利之外,CATV公司還擁有STB權利,這種情況一直未改變。美國的消費者,包括筆者在內,消費者均頗為氣憤的是“為何每月都要向CATV公司支付近百美元的費用”。這也就意味著,其中蘊藏著巨大的機會。日本的電視廣播都是靠電視廣告來運營的,也許一時很難說清楚,而美國則是以CATV為主流,有大筆的錢正在流向這一領域。具體來說有超過1億人每月都會支付50美元甚至100美元的費用。而這部分錢也許會全部轉移到某個人的手裏。
蘋果推出Apple TV就是為此做準備。對該公司而言,雖然現在iMac及iPod正在為其賺取利潤,但是要想在10年、20年後使公司實現成倍擴大,其關鍵因素就是Apple TV。雖然現在正通過其他產品形成業務,但至少要事先準備好裝置,並與開發方及內容製作方進行協商。也就是說要在通過網際網路看電視的時代到來之前做好準備。
在“iPad”方面,我想對其產品本身沒有必要過多關注。由於用iPhone來閱讀書籍時很困難,因此“讀書”這一需求便催生出了iPad。iPad就像是大號的iPhone。其目的不過是供用戶來閱讀書籍或通過移動終端欣賞視訊。而蘋果戰略真正的關鍵是起內容流通作用的“iTunes Store”。也就是通過將數位化的內容提供給用戶來促進產品的銷售,並反過來推動內容的流通。
索尼應該擁有自主手機及OS
那麼,其他廠商又如何呢?在現有家電廠商中,與蘋果類似的公司是索尼。該公司同樣以擁有大量軟體技術人員為企業基因,可以說索尼是軟體技術人員比較鍾情的公司。
索尼的確在面向上述三大領域推出產品。雖然將“PlayStasion”說成是廣播電視的革命兒有些牽強,但是“PlayStasion”是與電視和網際網路連接的產品,很可能最終會被當作影像發送裝置來使用。當然,該公司也推出了電子書終端。
在通信領域,對索尼多少有些不利的是開發手機的並非索尼,而是合資公司索尼愛立信行動通訊(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戰略軌道稍有偏離。所以,索尼要想全力進軍通信領域,就必須在手機開發及相關業務方面親自操舵。
這裡所說的並不是推出配備“Android”的手機,而是要自主擁有OS。索尼自主開發了PlayStasion及PSP等家用遊戲機,擁有大量軟體技術人員。由於可將Linux作為基礎,因此只要努力研製OS,準備好軟體平臺及開發環境,便可與蘋果展開平等競爭。筆者認為,也就是索尼具有拒絕微軟OS授權的實力。不過,事情估計很難朝著這一方向發展。
對索尼而言,雖然可採取的舉措基本上都用過了,但仍然缺乏整體戰略。這或許是公司文化及規模的問題,索尼並不像蘋果的史提夫·傑伯斯那樣由一人來決定一切。而且在流通上相關機制也稍顯不足。擁有美國索尼影視娛樂公司(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反而使索尼的內容戰略出現缺失。或者可以說,正是因為擁有索尼影視娛樂公司才造成了整體戰略的缺乏。
在利潤率上兩公司相去甚遠
這裡嘗試通過數字來對蘋果和索尼做一比較。蘋果的總市值(總股本的增減)遠遠高於索尼。但有趣的是在銷售額(Revenue)上索尼卻接近蘋果的兩倍。我想,這也許是索尼的股價因純利潤(Net Profit)出現一時赤字而相對較低的緣故。但是,從過去幾年的情況來看,發現問題並不在此。
那麼,這種情況是如何造成的呢?這裡應該注意毛利潤率(Gross Margin)。索尼為20%,而蘋果卻高達40%。也就是說當售出價格為1美元的產品時,蘋果會收入40美分,而索尼只有20美分,差距巨大。
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就在於業務模式的不同。索尼與其他眾多家電廠商一樣,原來都是硬體公司,自己擁有工廠。與其他公司相比,雖說比例並不是那麼高,但部件仍然有一大部分是自己製造的。
而蘋果公司基本上是通過軟體來追求差異化的。從業務模式來看,雖然該公司擁有硬體設計人員,但製造業務全部委託中國的企業等來完成。40%這一毛利潤率歸根結底還是得益於企業基因的不同。普通家電廠商的毛利率沒有這麼高。擁有如此數字的只是蘋果和思科系統(Cisco Systems)這樣的公司。
下面從EBITA這一美國人慣用的指標來看一下。這一指標就是從利潤中刨除稅金及折舊等之前的數字。由於該數字不考慮過去用掉的費用,而只看每年產生了多少錢,可以說體現的是當前的經營狀況。即使是以這一數字來比較,仍然是相去甚遠。索尼每年可生產30億美元,而蘋果則是140億美元。
由於生產的錢有如此大的差距,因此總市值也就不同了。蘋果從“Apple Computer Inc.”變為“Apple Inc.”,穩步地向正確的領域推出產品。通過這一戰略,不管索尼所售產品的絕對量有多大,蘋果的總市值總是更高。我想這應該給整個家電行業以巨大的啟示。(未完待續,特約撰稿人:大森 敏行)
蘋果和谷歌帶來的衝擊(四):“谷歌有意掀起業內競爭”
2010/03/17 00:00
下面來談一下美國谷歌。我想谷歌現在應該很苦惱。該公司目前已是網際網路行業的巨人,雖然在各個國家的具體數值不一樣,但其在搜索市場的佔有率大約佔到了7~8成,在網際網路廣告市場的佔有率也相當大。這樣的話,谷歌如果想獲得更多利潤,提高股價的話,該做些什麼呢?
我想,谷歌經營層的回答只會有一個,那就是把市場做大。而即便將現在已經達到8成的搜索佔有率提高到9成,市場也不會增加多少。對谷歌而言,人們對網際網路用得越多越好。也就是說,谷歌希望出現更多人訪問網路,並且每個人都更加依賴網路的局面。
因此,谷歌希望能夠把以前只有發達國家的人們使用的網際網路擴展到發展中國家,讓更多的人去訪問網路。而且還希望發達國家的人們除用電腦外還用手機及移動終端隨時隨地訪問網路,以此來擴大整個市場。換句話說,就是提高全人類對網路的依賴程度。這是谷歌今後實現增長的唯一方法。
從這一角度來看,我們便可理解為什麼谷歌要做採購光纖,鋪設電網這些事情了。其實谷歌並不是要另週邊立電力公司來賺錢,而是為了做好當電力能夠穩定、低價提供,更多的人訪問網路時的準備。
通過掀起競爭來降低中間成本
網際網路存在各種各樣的數位內容,既有電影、音樂,也有新聞、電子商務交易網站。這些內容在最終到達消費者之前,都要經過各種環節。比如Web服務,以及為最終到達用戶而經由的通信部分,也就是光纖、手機網。而且電腦、手機等終端本身也屬其中一部分,此類裝置通過配備CPU及OS實現網路訪問。這些都是介於消費者與內容之間的環節,只有通過這些環節,內容才能最終到達消費者手中。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這些介於中間的環節全部都是成本。不購買裝置的話就無法訪問網路,不向手機系統業者交納月租費的話也一樣不能上網。如果成本高,發展中國家的人們就很難實現網路訪問。而發達國家也一樣,不是有錢人的話同樣不能上網。另外,對於那種在外出時可自由使用網路的服務,肯定也會有人認為3000日元的費用有些過高。或者認為3萬日元的手機價格無法承受。而谷歌希望降低所有這些中間環節的價格。不過,谷歌對這些設備廠商並無惡意,其真正意圖在於使終端、OS、CPU及通信服務全部實現大眾化。
實際上,這與微軟及英特爾以前一起做的事情如出一轍。其目的只是為了擴大自己的業務,便在業務附帶的部分掀起激烈競爭,從而降低這一部分的價格。英特爾和微軟通過使CPU和OS完全部件化,實現了任何人都可製造個人電腦的時代,在個人電腦行業掀起了大規模競爭。在日本,過去個人電腦市場幾乎完全被NEC壟斷,個人電腦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不過,隨著NEC開始採用MS-DOS及英特爾的CPU,最終在個人電腦導入Windows後不久便暴發了激烈競爭,從而使個人電腦的價格大幅下降。結果,整個個人電腦行業因此得到擴大,微軟和英特爾也隨之發展壯大,但是硬體廠商的利潤率則出現了下降。
谷歌的願望是將業務做得更大。因此希望發展中國家的人、交不起每月3000日元費用的人,以及買不起3萬日元終端的人都能用上網路,並提高這些人對網路的依賴性。要實現這一目標,只有使上述環節實現大眾化,降低價格才行。這就是谷歌正在做的事情。這並不是說谷歌在做什麼壞事情。該公司要想擴大雲端運算業務,也只能這麼做。
谷歌坐收英特爾和高通相爭之利
從這一角度來看,便可理解谷歌為何要免費提供“Chrome OS”及“Android”等OS了。谷歌就是想掀起行業競爭。
正如演講開頭時所講的一樣,整個行業一直是有劃分的。其中,分得較清楚的就是個人電腦業和手機業。這兩個領域都有其行業巨人,個人電腦業除微軟外還有英特爾,而手機業則是高通(Qualcomm)。在各種行業合計的全球CPU銷量排名中,我想第一位是英特爾,第二位是高通。這兩家公司將第三位以下的公司遠遠拋在了後面。
現在能算得上英特爾對手的只有AMD公司。由於可能會受到AMD的衝擊或違反反壟斷法,因此英特爾對該公司一直採取不瘟不火的策略。高通擁有CDMA相關專利及其附帶的各種IP,是頗具實力的公司。3G行動電話採用的就是CDMA方式,可以說少了高通的話手機行業就無法存在。但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一家不太招人喜歡的公司,在許多方面都曾受到過大量抨擊。
英特爾以前曾表示將借助名為“XScale”的CPU涉足手機行業,但最終未能成行。將XScale買給其他公司後,英特爾開始為推出“Atom”做準備。結果,Atom的表現的確很出色。對於Atom的開發,我想這體現出了英特爾經營層非同一般的氣魄。英特爾原本是一家依靠不斷提高CPU性能來實現差異化,從而維持價格、實現盈利的公司。以此為標準來判斷的話,開發Atom將會破壞以往確立的收入源。普通經營者的話肯定不會如此決定,而英特爾卻選擇了這種做法。我想這種選擇是非常正確的。
由於上述緣故,英特爾單個晶片的利潤率勢必會下降。但是不這麼做的話就無法長期生存下去。在手機、導航儀及機上盒(STB)等多種產品都可涉及的情況下,如果還是繼續只選擇個人電腦,那麼該公司的業務就會陷入加拉巴哥症候群。因此,為了在單個CPU的利潤率下降後仍可在增長性行業中生存下去,作為一種必要手段,英特爾開發出了Atom。Atom首先配備在了小筆電上,而英特爾真正的目標是手機、導航儀及STB,希望最終能夠配備在這些產品上。
高通的CPU是為了對抗英特爾而誕生的,還是戰略性的產品,我不太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高通開發“Snapdragon”首先是想阻止英特爾涉足智慧電話市場,而且之後有機會的話還想打入小筆電市場。 Snapdragon以ARM為基礎,但工作頻率可達到1GHz,因此足以在小筆電上使用。
對兩公司的競爭形成巨大影響的是谷歌正在免費提供的Chrome OS和Android。這些OS既支援英特爾的CPU,也支援ARM。Android原本就是為手機開發的,支援ARM是當然的事情,但重要的是作為個人電腦用OS的Chrome OS也支援ARM。
儘管目前很少有廠商公開發表採用ARM晶片的小筆電,但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出現了向ARM陣營或高通提供小筆電用CPU的業務機會。由於外界對不採用Windows及Office的個人電腦能否暢銷尚存疑問,因此這並不是一個可簡單實現的事情,不過在今年或明年,就可能會有廠商上市基於ARM或配備Snapdragon的小筆電。隨即就會展開激烈的競爭。(未完待續,特約撰稿人:大森 敏行)
蘋果和谷歌帶來的衝擊(五):“妄信Android必定失敗”
2010/03/18 00:00
下面再來談談我個人對“Android”的看法。Android的魅力在於其授權方式與微軟不同,是免費的。另外,Android還有別於原來的Linux發行套件,在Linux的基礎上準備了架構,因此有望降低開發成本。但成本是否真得能夠降低,筆者則還無結論。
在開發產品時,現在的要求比以前更多。不僅要有圖形處理能力,而且還要運行各種應用程式。儘管要求在不斷增加,但對於無法輕鬆提高軟體開發費用的人來說,Android也許是一項不錯的選擇。選擇Android的話,首先是能夠實現程式庫的通用化,其次還有望實現應用的通用化。但是否真得能確保應用相容性,多少還有些疑問。
這裡不容忽視的是,Android可充分降低涉足市場的門檻。這對於新涉足的廠商來說自然是件好事,但對那些要保住現有市場的廠商卻是非常嚴峻的問題。尤其是手機行業,中國廠商由此可在短短6個月內研製出配備Android的手機。在這種情況下,今後如何應戰,又如何實現差異化,這些都是先行廠家需要考慮的事情。
雖然現在已有很多人成為Android的“俘虜”,但谷歌的最終目標並非是憑藉Android來提高收益,而是通過Android來實現裝置及應用的大眾化,提高整個人類對網路的依賴性。這件事情的本質不能忘記。因為我一直擔心會有大量認為“Android很棒”而開發產品,結果卻不能獲利的公司出現。
如果是在能夠讓手機服務系統業者確定購買的終端數量後通過Android降低開發成本,也就是說是在以往業務模式的延長線上應用Android的話,也許尚可一試。但是要想利用Android來開發新的終端,由此來對抗iPhone的話,估計多半會失敗。如果要使用谷歌提供的基礎服務,就必須事先考慮好有哪些方面能夠形成差異化。
一旦妄信谷歌,裝置、OS、CPU及通信等介於消費者與服務之間的部分就會變得基本無利可圖。所以,如果沒有憑藉服務或內容來開展業務的思想準備,我想就不能隨便跟著谷歌走。由於在基礎設施上已經很難與谷歌抗衡,因此必須考慮採取其他戰略,比如以內容取勝,或者在谷歌的基礎設施上構築服務,形成差異化,以防備裝置價格走低。
谷歌對Android的重視程度尚存疑問
作為最後的總結,下面對蘋果和谷歌這兩家公司做一比較。對蘋果而言,硬體當然是其收益源之一。由於蘋果表示今後仍將力保毛利潤率達到40%,因此我想該公司今後需要考慮如何開發出能夠吸引消費者的硬體,以及如何降低成本。
蘋果最可怕的地方是能夠以500美元推出像“iPad”這樣的硬體。如果不能確保毛利潤率達到40%,利潤率達到產品價格的60%,恐怕他們就不會推出產品。也就是說,蘋果擁有用200美元製造出iPad的能力。對蘋果而言,硬體是其最大的收益源。不過從OS來看,蘋果終究還是具有軟體這一企業基因的公司,因此OS也是該公司可用來形成差異化的重要因素。
而谷歌將硬體和OS都視為趨於大眾化的東西。有意思的是,儘管谷歌是一家軟體公司,對軟體技術人員有著極大吸引力,但客戶端OS在該公司眼中最終卻只是大眾化產物。
值得注意的是,真正優秀的技術人員在谷歌負責的是伺服器端的開發工作。雖然開發客戶端OS還需要具備其他出色能力,但在谷歌內部,客戶端OS的開發並不是該公司所說的“頂級科學家”要幹的工作。谷歌擁有的頂級天才將精力放在了其他方面,比如如何提高搜索效率,如何提高用戶點擊量,如何準確保存數據等統計工作,或者是根據用戶資訊建立利潤最大化機制之類的工作。在他們眼中,OS開發在某種意義上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不用說,負責開發Android的人肯定花費了很大心血,但從整個谷歌來看,該OS卻是利用空閒時間開發出來的。這種情況與該公司一向的言論頗為吻合,比如“OS已沒有價值了”、“微軟所做的事情也沒什麼了不起的”、“我們可免費提供OS之類的東西”等等。對於OS的看法,谷歌與其他公司截然不同。我過去也開發過OS,如果再從事OS開發的話,我會去蘋果,而不是谷歌。要去谷歌的話也可以,但我想負責的是伺服器端的開發而非OS。
谷歌的這種態度讓人擔心最終會影響Android的品質。這樣想來,令人深感懷疑的是谷歌是否按照“使OS實現大眾化”這一方向開發出了可直正對抗微軟及蘋果的OS。因此,我並不認為只要在產品上配備Android就可以對抗蘋果。
在通信方面,蘋果與谷歌對該領域的定位相似。通信系統業者不僅是兩者的合作夥伴,同時通信本身也需要走向大眾化。蘋果與美國AT&T聯手推出了iPhone,但蘋果的本意並不是要借助通信領域來賺多少錢。蘋果與AT&T之間的關係頗為微妙。谷歌也一樣。對谷歌來說,通信費越便宜越好。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不與通信系統業者合作的話還不能單獨開展業務。對蘋果和谷歌而言,也許只能通過與通信系統業者維持這種若即若離的關係來加強自身影響力,逐漸實現通信業務的大眾化。
在流通方面,蘋果將實現差異化的主要因素完全歸結于“iTunes Store”這一主要流通機制。不過,目前是否能夠將其視為收益源還略存疑問。雖然iTunes Store也有大量資金在流動,但是對該公司來說,其主要收益源應該還是硬體,而並非iTunes Store。
谷歌也啟動了名為“Android Market”的自主流通機制。但其只是基於“既然推出了Android,就要有應用”的想法。這裡要注意的是,蘋果對iTunes Store的重視程度與谷歌對Android Market的重視程度有很大不同。我擔心Android Market最終會被谷歌架空。不過反過來說,谷歌也無需自己來建立流通機制。我想可由其他提供流通通路,而且各手機系統業者也很可能會開設面向Android的應用網店。
谷歌的收入源當然也包括廣告。而蘋果是否也將廣告視為收入源,就不太肯定了。蘋果最近收購了從事移動廣告業務的Quattro Wireless公司,因此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涉足以手機及移動終端為載體的廣告業務。但總的來說,蘋果似乎是想提供一種像iTunes Store一樣的機制,使收益流向iPhone應用及iPad應用的開發商。
內容提供商谷歌和蘋果是共同的合作夥伴。不過,兩公司的措施有很大不同。谷歌為實現書籍全文搜索服務“Book Search”,曾不斷掃描大量書籍。此舉的本意可謂相當微妙。對谷歌來說,要使內容完全大眾化是頗為困難的事情,但該公司仍希望使內容盡可能便宜地流通,或者至少使內容實現索引化。
而蘋果不同,與內容提供商的夥伴關係是該公司的軸心。該公司表示要在影像及書籍方面採取與音樂流通業務一樣的舉措。這對消費者來說是件好事,而且我也非常支援。因為我所希望的是打破目前仍在持續的廣播電視臺的電波權利以及CATV公司的壟斷,迎來可通過網際網路低價、輕鬆地欣賞影像的時代。而其先驅就是現在的蘋果。不過,對蘋果懷有敵意的公司強烈認為“這件事不能只讓蘋果這一家公司來做”。這是蘋果必須要提前注意的。 (未完待續,特約撰稿人:大森 敏行)
蘋果和谷歌帶來的衝擊(完):“軟體人才與微軟索尼漸行漸遠”
2010/03/19 00:00
中島在演講後還回答了有關提問。內容如下。
來自USTREAM UIE Japan頻道的問題:
蘋果的OS以“UIKit”及“Core Animation”為附加值,如果建議索尼研發自主OS的話,在內核是Linux前提下,應該考慮哪些附加值?
中島的回答:
這真是一個非常具體的問題。雖然時間上也許晚了些,但如果可以的話,最好還是充分利用“PlayStation”和“PSP”。
在久多良木健離開索尼時我以為情況多少會有些改變,但現在還是感覺家用遊戲機部門與其他部門之間好像橫著一道門檻。這是非常遺憾的事。索尼首先要做的是通過某種方式拆除這道門檻,研製通用的OS和架構。雖然內核可以是Linux,但我想重要的是要在通用架構的基礎上,建立適宜內容流通的機制。
這裡以電子書為例來說一下。與電子書終端相比,該公司在PSP方面的供貨量要多得多。我想,在考慮電子書籍業務時,實際上應該積極開展業務的地方是PSP。具體而言,就是既要通過PSP開展業務,也要讓那些“用PSP看的話,文字讀起來費勁”的人,或者“自己不買遊戲機”的人把它當作電子書專用終端來購買。
不知道這樣回答是否滿意,如果索尼能夠跨越產品界限去開展業務的話,應該會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來自USTREAM UIE Japan頻道的問題:
如果是中島先生自已的話,什麼領域是您會為之努力奮鬥的?
中島的回答:
我歸根結底是一名軟體技術人員。雖然這次演講中提到的業務也是考慮對象,但我是那種在了解所有這些事情之後,最終按照本能去行事的人。
在本能驅使下,我最近一直在從事iPhone應用的開發以及在Google App Engine上動作的Web應用的開發。身為軟體技術人員,今後我希望致力於公認業務上有延伸的領域,或者技術上讓人感興趣的領域。要說什麼是我最想拋棄雜念專心去做的事情的話,2年話是iPhone應用,現在是Google App Engine應用。
如果現在去問一下那些具有強烈慾望的軟體技術人員,我想會得到基本相同的回答。他們會說,雖然現在必須要幹這樣的工作,但真的很想去開發iPhone應用,或者真的想到Google App Engine上盡情暢遊一番。懷有這些想法的技術人員不在少數。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這種情況對微軟,或者對索尼是一種危機。由於我住在西雅圖,因此不斷聽到各種傳言,其中有人說,微軟首席執行官Steve Ballmer最為腦火的是像我這樣的軟體技術人員,心都跑到蘋果那裏去了。
為微軟研發OS應用,某種意義上說並不是件快樂的事情。這裡要說的是,在談論是否能夠形成業務之前,也許公司要先有能力抓住工程師的心。從這一意義上來說,蘋果和谷歌都擁有絕對優勢,前者體現在客戶端領域,而後者是伺服器端。對於像微軟和索尼一樣,在這些領域與蘋果及谷歌展開正面競爭的企業來說,如何挽回這一局面非常重要。
會場上沒有其他人提問。(全文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