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世紀90年代中期使得超過人類身高的超大螢幕全彩顯示器成為可能、2000年前後又為手機螢幕彩色化做出貢獻的,就是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體。藍色發光二極體技術還成為了開發藍色鐳射器的基礎,其實用化使得錄製高畫質節目的藍光成為現實。高亮度藍色LED通過與紅色和綠色LED組合便可製造出各種顏色,接踵而來的便是促生出取代白熾燈和螢光燈的新一代節能照明巨大市場。
日本的企業及大學為開發高亮度藍色LED做出了巨大貢獻。在GaN LED的研究階段,名古屋大學赤崎勇教授(現為名城大學特聘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取得了出色的成果。在之後的實用化及高亮度化階段,日亞化學工業的中村修二(現為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教授)發揮了重要作用。1995年1~3月《日經電子》連續報導了中村從GaN類藍色LED的研究開始到產品化為止的故事,此次本站將刊登該系列報導,希望能向讀者展現在該技術開發過程中,技術人員的艱辛與快樂。(記者:仲森智博)
全站熱搜